ad11
当前位置: 首页 -> 用车

1-8月空气悬架配套排名:自主份额大幅领先

来源:网络    时间:2023-10-10 09:28   阅读量:9626      

国产替代大潮下,空气悬架成为了各方势力追逐的新风口。

9月22日,孔辉科技宣布完成3亿元C轮股权融资。这是孔辉过去一年里完成的第二笔融资,去年11月该公司曾获得了超5亿元的B轮股权融资。如果加上此前披露的几笔融资,至此孔辉科技已共计募资近10亿元。

25日,另一空悬“新势力”上海时驾也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这同样是该公司近一年里第二次获得加持,资本热情可见一斑。

由于技术壁垒深,量产成本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空气悬架一直被认为是豪华品牌的“专属”。近两年,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叠加自主高端化及终端市场消费升级,空气悬架才逐步开始“走下神坛”,开启自主突围新局面。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内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约为33.6万辆,渗透率达2.6%,而去年同期只有10.3万辆,渗透率不足1%,搭载量同比增幅高达226%。

空气悬架渗透率持续提升背后,离不开本土供应商的大力支持。据盖世汽车整理的空气悬架配置率数据,1-8月,孔辉科技以超过13万台套的空气悬架装机量高居第一,比第二名威巴克高出6万余台套。

这意味着,在本轮国产化热潮下,自主空气悬架供应商通过在模式以及核心零部件等多维度持续取得新突破,已经初步实现了从“国产替代”到“国产超越”的跃升。

渗透率持续提升,理想撑起“半边天”

从结构上来讲,一套完整的空气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组成部分。早期,这些技术主要被大陆集团、威巴克、AMK等外资供应商垄断,为BBA、保时捷 等豪华品牌提供配套。

当然另一方面,就空气悬架高昂的配套成本而言,彼时国内也没有支持这项技术大规模商业化的市场基础。

转折始于2021年。这一年,由孔辉科技自主研发的空气悬架系统成功量产搭载于岚图 FREE,打破了本土供应商在空悬系统核心组件上的量产空白,为自主车企配置空气悬架提供了新选择,国产空气悬架正式开启量产元年。

相较于传统悬架,空气悬架主要的不同是用空气弹簧替代了金属弹簧,通过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改变弹簧体积,进而改变车身高度,实现更灵活的车身高度调节和滤震效果,以及更低的风阻。而更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恰恰是高端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正因为如此,过去两年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尤其自主高端化的持续提速,越来越多的本土车企开始将空气悬架作为提升产品力的关键,在新车上搭载。

发展到现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至少已经有超过40款在售车型配置了空气悬架。其中,以理想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及岚图、极氪等传统车企旗下的新势力品牌,是空气悬架国产化突围的主要推手。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今年前8个月,仅理想汽车旗下L7、L8和L9三款车型,空气悬架搭载量就接近20万辆,贡献了近6成的市场份额。另外,蔚来、小鹏、极氪、智己、腾势等也在逐步放量。

从配置车型价格来看,35万元左右及以上价格区间,仍然是空气悬架的主力市场,这与空悬系统整体配套成本较高不无关系。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配置一套国产空悬成本需要花费近8000元。如果加上整车厂的生产、售后和质量成本等,以及品牌溢价,实际的单车配套价格更高,部分车型提供的空气悬架选配价格甚至高达2万余元。

不过,与早期相比,当前空气悬架成本已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为了绕过海外巨头高昂的集成壁垒,过去几年本土车企和空悬供应商摸索出了一套降本之策,即将空气悬架大总成分拆成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减振器和传感器等小总成,进行自主化集成。这一模式不仅给本土供应商自主突围提供了新思路,也有力促进了空气悬架核心零部件降本。

比如较早实现国产化的空气弹簧,据悉国产后零部件价格大约降低了25%。要知道在空气悬架核心零部件中,仅空气弹簧就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成本,这使得空气悬架进一步下探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降本思路也开始涌现市场,集成化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空悬赛道“新秀”,上海时驾认为,在空气悬架系统中,空气弹簧和减震器之外的其他系统子部件走向集成式是大势所趋,为此该公司很早就启动了集成式八合一SDS产品的研发。据悉,该系统由于高度集成了传统分离式空悬系统中的空压泵、电磁阀、控制器等等子零部件,在单车成本上可以带来千元级别的降本。目前,相关产品已经进入了实车验证阶段,将在2024年进行正式的批量产交付。

而伴随着模式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今年空气悬架已经开始朝着30万元以内市场下探。8月中旬,新款岚图 FREE正式上市,新车标配空气悬架,仅售26.69万元,相较于老款车型降低了6.67万元。

9月底,2024款小鹏G9焕新上市,其中可选配智能双腔空气悬架的570Pro版,售价仅为26.39万元,即便加上2.5万元的选装费用,价格也不过28.89万元。

接下来,伴随着更多2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空气悬架,与此同时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内卷”持续加剧,空气悬架渗透率有望继续稳步上升。

从“替代”到“超越”,自主突围成果初显

伴随着空气悬架的规模化量产,过去两年一批出色的本土供应商也开始涌向台前,比如孔辉科技、保隆、拓普、中鼎股份等,都已经成为了空气悬架国产突围的中坚力量。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终端销量数据,今年前8个月,国内空气悬架出货量排名前四的供应商分别是孔辉科技、威巴克、保隆科技和大陆集团,对应装机量分别为135,995套、75,372套、74,155套和31,215套,市场份额分别为40.6%、22.5%、22.2%和9.3%。

其中孔辉科技,得益于理想L系列出色的市场表现,在国内空悬市场已经稳居前列。在空悬系统各大核心子零部件中,孔辉科技主要提供总成和系统级方案、空气弹簧总成、控制器等产品,比如理想L7和L9的空气弹簧,都是由孔辉科技配套。

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孔辉累计获得了14家主流车企超过30余款车型的定点函,共计量产空簧总成已经超过23万台套,这一规模仍在快速增长中。除了已经量产的理想、岚图、极氪等,今年下半年孔辉还将新增多个量产项目,涉及领克、奇瑞、比亚迪、吉利英伦、阿维塔、长安等多家车企。

而为了更好地应对终端市场快速爆发的需求,目前孔辉科技也在积极进行产能储备。在此之前,孔辉科技工厂年产能约为70万台套,未来还计划在苏州、重庆等地开设全新产线。

搭上理想汽车这列快车的,还有保隆科技,后者不仅为理想L8和L9两款车型配套了空气弹簧,还分别为L7、L8和L9三款车型配套了储气罐。

在空气悬架领域,保隆的布局较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历经10多年的研发积累,目前保隆已经实现了空气弹簧、空簧减振器支柱总成、空气供给单元、储气罐、传感器和控制器等多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及量产。

据华泰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保隆科技累计已获得15个空簧减振器总成及独立式空簧项目定点,2个空悬控制器项目定点,1个空气供给单元项目定点,及35个储气罐项目定点,覆盖理想、蔚来、比亚迪等自主优质客户,目前相关业务正处于快速放量中。

据保隆此前公布的财报,2022年,保隆空悬业务共计实现营收2.55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5444万元,同比大增368.39%。今年,保隆空气悬架系统收入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仅上半年就实现营收2.9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收入,同比涨幅高达598.41%,由此使得空悬业务在保隆整体营收的占比中从去年H1的2%迅速提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1.4%。

值得一提的是,在空悬配套方面,无论岚图还是理想汽车,最初的选择其实都是成熟的外资巨头,但由于外资配套成本高,灵活度小,以及双方量产时间存在分歧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终都找到了孔辉、保隆等本土玩家。

如今事实证明,在这场赌局中,大家都押对了。

而除了孔辉和保隆,过去两年拓普、中鼎股份、京西重工、天润工业等本土企业在空悬系统量产方面也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中中鼎的空气悬架系统,已经取得了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订单,据中鼎公布的数据,截止目前,中鼎子公司AMK中国累计已获订单总产值达84.52亿元,现阶段AMK中国正积极推动空气弹簧、储气罐等硬件自产项目的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目前普遍认为底盘系统内各执行器的跨域融合也将是大势所趋,为此一些智能底盘领域的新势力企业比如利氪,也在逐步切入空气悬架领域。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利氪已经正式对外发布了空气悬架控制系统ECAS-LK,计划于今年底进入装车验证阶段,明年正式量产上车。

国内空气悬架火热的发展态势,还吸引了外资巨头的关注和加码。今年7月,威巴克宣布将在无锡工厂开启空气弹簧的本地化生产,据悉这是威巴克首次在中国生产空气弹簧。

不难预见,接下来随着赛道玩家在空气悬架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尤其是自主突围持续获得新进展,助力空悬系统进一步降本,空气悬架未来的表现有望更值得期待。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到2026年,国内线控底盘核心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650亿元,其中空气悬架将是主要增长部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 2024款皓极开售!12.99万起坐拥高端性能

    2024款皓极开售!12.9

  • 奇瑞瑞虎8荣耀版上市售价10.99-11.99万元

    奇瑞瑞虎8荣耀版上市售价10

  • 满载收获传递幸福菱势汽车黄金卡助力西北丰收

    满载收获传递幸福菱势汽车黄金

ad5